松柏卓情,乐水缘水——刘光文先生的河海情
——记水文院学生党支部信仰公开课
2019年5月19日上午,水文院学生党支部信仰公开课——微党课活动在河海大学鼓楼校区水电馆420举行,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20名学生党员参与本次活动。本次微党课邀请了河海大学水文院退休老师黄振平教授讲述刘光文教授生平事迹,通过缅怀刘光文先生来传承其卓越的精神品质,以激励新一代党员在为祖国和科研的奉献道路上奋发前进。
黄振平教授今年70岁,却依然精神抖擞,退休前曾任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他为人和蔼可亲,语言诙谐幽默,在讲座过程中与在场各位党员进行了亲密互动,引起了全场阵阵欢笑声。
黄振平教授是刘光文先生的关门弟子,谈及他的恩师刘光文先生,黄振平教授的言语中无不充满着自豪的情感。刘光文教授是新中国水文高等教育的奠基人,河海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水文学家、教育家,九三学社成员。他参与筹建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为当年学校拥有的四位一级教授之一,同时也创办新中国第一个水文本科专业、水文系,是我国水文水利事业的先驱。刘光文先生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回国,为祖国的科研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学术上,他一生著作无数,学术地位显赫,却淡泊名利,从未发表过一篇SCI文章,而是把自己的所有研究都投递在《水文》这本刊物上;对于参与修改自己学生的相关论文研究,他也坚持论文上不署自己的名字;在工作上,刘光文先生兢兢业业,公私分明,恪守本分,直到离世时他不曾有过属于自己一平米的房子;在生活上,刘先生生活朴素,躬行节俭,他劝导妻子离职持家以减轻当时国家的经济负担,一个人挑起了养家糊口的担子;刘先生对自己的学生也关爱有加,给不能回家过年的学生送去洋酒,不顾危险去探望被打为右派的学生,并送出大笔积蓄接济其生活。先生临终时,仍不忘祖国的科研事业,最后嘱咐将遗体捐献给南京医科大学。
此外,黄振平教授也通过自身经历,向在座的的党员们讲授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要能吃苦,会吃苦;明白祸福相依的道理,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黄教授的一番肺腑之言让大家受益匪浅。
我们还参观了位于校史馆和经管楼的刘光文纪念馆,近距离接触了刘光文先生所使用过的计算手稿和编著的著作,其中有一个磨光了数字字符的计算器格外引人瞩目。黄振平教授讲解道在信息技术落后的年代,刘先生就是凭靠着这个计算器,反复对文献资料和数据进行推演,进行科学研究,这种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使得我们更加敬佩。
水利馆正前方的草地上长着两棵枝繁叶茂的松树,刘光文先生的雕像就静静的矗立在之中,这也是本次微党课的最后目的地。黄振平教授告诉我们水利馆四楼曾是刘光文先生办公的地方,2010年,在刘光文先生诞辰百年之际,选址此处树立雕像以纪念刘光文先生,以纪念其对学校,对科研,对国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与张闻天、徐芝纶、严恺先生的雕像遥相呼应,共同为水利科研事业保驾护航。
通过此次和黄振平教授的交流,我们深深被刘光文先生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打动,叹服于老一辈兢兢业业,刻苦奋斗的学习态度。我们感激像刘光文先生这般无私奉献,为祖国水文事业发展奋斗一生的老一辈水文人,同时他们也激励着我们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在河海这篇沃土上书写华丽的新篇章。(水文青年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