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忆往昔 发展创新再前进

发布者:离退休处发布时间:2019-06-10浏览次数:603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响应教育部关工委号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历史、学科发展,落实爱国、爱校、爱水教育,能源与电气学院团委广泛动员、积极组织,于6月5日上午在河海大学校本部举行“读懂中国”主题师生座谈会。退休老教师洪佩孙、学院辅导员雷镕甄及团学组织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洪佩孙教授,1932年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电力专业主要创始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5年南京工学院电力系本科毕业,1964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1987年任电力工程系(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前身)系主任,兼农村电气化学院院长。1995年退休。年近87岁的洪老师在座谈中思路清晰、谈吐风趣,自其中学毕业开始,讲述了这70年来的个人经历和国家发展。

“中国人只要够努力,什么都能做出来”。他是热爱负责的“老专家”,服从组织分配、时刻以国家需要为先。在国家专业技术困难之际积极主动学习继电保护相关知识,投身晶体管分锚机研究。他笑称自己是“半路出家”,却撰写专业书籍多部、发表论文几十篇,成为首屈一指的“行业专家”。

“我很喜欢在发电厂工作,在围栏外一看就是一整天。但是国家需要呀,那我就到学校好好教书”。他是兢兢业业的“老教师”。放弃自己所喜爱的实操型工作机会,在教育岗位上一待就是30年。他对学校始终抱有尊重之情、敬畏之心,作为河海大学电力专业主要创始人之一,言语中满是对学校支持的感激、对同事共同奋斗的感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到现在我依然坚持每天早上锻炼一个小时、读书40分钟再回家”。他是当代青年学生的“老模范”,87岁高龄却依然有着十足的精气神,读书、锻炼、了解时政样样不落。洪老对如今的国际国内形式、电力行业现状了解透彻,并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座谈会中不止一次提到当代青年学生要锻炼身体、积极投身创新建设,在所学专业、所处岗位上发光发热。

对于当代大学生与青年人,洪老提出了几点要求:

1、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既然走在前沿,那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要把握机会,好好学习;

2、现代社会新能源发展飞速,要立足于小能源,着眼于大系统,为解决当下远距离输电、大系统稳定等多种问题打下基础;

3、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青年学生,更应该立足国家情况,积极创新创造;

4、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青年人应当加强运动、科学用脑,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要学会“开玩笑”;

5、以后大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河海以你们为荣!

“三十年路西,三十年路东”是洪老对自己这七十年来的总结。看似豁达风趣,其间所历,岂是几句话可以说尽。洪老的人生经历,见证着学科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祖国的强大。

“读懂中国”忆往昔,发展创新再前进!

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马钲洲:洪老先生的一句“不要想着河海大学能为你带来什么,要想着你自己能为河海大学做什么”令我颇有感触。老一辈为了国家建设,为了高校发展而不顾个人名利,牺牲自我,奔走在科研前线。我们理应恪守着水之子的操守,为共和国的建设,为河海大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16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赵心怡:老人家已经87岁了,讲起话来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和我们谈笑风生,从他身上我看不见岁月的沧桑,只有岁月沉淀后的豁达与自律。除了老先生对我们工作学习的指点,我觉得他向我们传达的处世哲学与生活理念才是本次座谈最珍贵之处。他说,我们中国人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他说,未来要靠你们年轻人,年轻人要敢于创新;他说,我这个人喜欢开玩笑,心态要乐观,身体要坚持锻炼,健康工作五十年……我心中老一辈的专家学者的那种风骨在洪老先生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后也希望老先生身体安康,寿比南山。

16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武恩光:洪佩孙老师今天跟我们分享了求学、工作、科研和创立电力工程系这四个方面的经历,向我们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电力行业的变化与发展,并且对新一代的电气行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我们能够将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接轨,不忘初心,发奋图强,勇于创新,为电力行业献自己的一份力!

16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毛恒超:洪佩孙老先生给我们重点讲述了青年时期求学和任教的经历,讲述了创办电力工程系的过程,同时对我们青年一代提出了“发奋”的期望,科学用脑,锻炼身体,报效国家,让自己的导师、学校未来能以自己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