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读懂中国”活动2022年获奖征文作品——测绘山河光阴 传承地质人爱国情怀 侯玉宾副教授

发布者:关工委发布时间:2023-03-15浏览次数:10

测绘山河光阴 传承地质人爱国情怀

 

“烟海非一状,秋光乱众山。浮云去不息,行者能无还”。彭孙贻先生笔下壮美的汤山见证了侯玉宾老师33年和他一届又一届学生地质测绘的光阴。侯老师将辛勤和汗水挥洒在地质勘探的热土上,他用真情和付出陪伴学生求学之路,培育地质学子成长成才。他的名字成为河海大学地质测绘实习的象征,他专业报国和朴素实干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河海地学院,指引着每一个河海地质学人探索地球奥秘、丈量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家园。

知行并举 深耕测绘实地教学

1987年,侯玉宾老师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进入河海大学地质系任教。工作之初,侯老师便投入到“构造地质学”授课中,第二年开始进入地质测绘实习领域,组织数位教师,带着地质学子们浩浩荡荡踏上了汤山观测分析和绘图的征程。

之所以迅速扎根于实习基地一线,是因为多年地质基础工程的研究经验和一年的授课经历,让侯老师敏锐地感受到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上的不平衡:理论上是巨人,实践时是矮子。侯老师觉得,地质专业离不开实践育人,少不了实地考察,只有将专业知识与实地勘测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把地质勘测理论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

侯老师从此开始了30多年从未间断的实地教学。他和地质系老师对南京上百个地质点进行分析调查,对比地形地貌特点,最终选定汤山湖山作为实习基地。他带着一支笔、一个本子和地质罗盘,走遍汤山湖山每一个角落。躲在灌木后的背斜枢纽、立于山顶的岩浆侵入体、山体边缘的断层,都在他的潜心勘探下被描述进绘图里。之后学生们便就着这幅凝聚心血的图,开启将书本理论与实地勘测“联动起来”的神奇课堂。

30多年来,学生们跟着侯老师野外踏勘、实测剖面、野外地质填图,他们敲下一块块标本,让书里的描述在现实中重现。有了野外的实地教学做基础,同学们综合地质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显著提升,原来一头雾水的测产状、画地形图、分析地质构造也变得明晰起来,后续理论专业课的成绩也随之普遍提高。

艰苦奋斗 师生熔铸专业情怀

作为一名地质学子,常常能听到老师们对地质测绘实习的怀念,那段和同学们同住同吃同学同行的时光,也是侯老师最难忘的记忆。地质勘察和工程测量不是单靠个人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座团结协作共同建设的巨塔。巨塔的搭建并不容易,它需要克服不少障碍和痛点:同学抗拒和老师零距离接触、实习态度敷衍;地质专业是艰苦专业,有极高的调剂率和转专业率……。但侯老师通过以真心换真心的相处,搭建起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奋斗的桥梁。

地质测绘实习的过程中,侯老师和同学们真正做到了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师生一起生活学习,起早贪黑,镰刀开路,他走在前头,同学紧随其后。由于实习都是安排在每年的9月,因此在学生的记忆里,总有侯老师陪伴他们过中秋节的温暖回忆。侯老师的学生,如今已是副教授的赵燕蓉老师说:“每年一个月的地质测绘实习,侯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带过的学生近2500名,从工作时起侯老师从未和家人过过一个中秋节,他的每个中秋节都是在实习基地和学生们一起度过的!”

多年来,侯老师就是在讲台、山林和深坑带学生、教学生的,他给每一位学生做楷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正是这份真挚、投入和责任心,熔铸成师生情谊和专业情怀。侯老师的学生很少有转专业的,他们回报以信任、感动和决心,在地质测绘实习中的标本和测绘考核中连续数十年第一;毕业后有的传承他的教育事业,成为如今河海地质学科的中流砥柱,像系主任魏继红;还有遍布中国知名设计院的地质人才、中建集团的建造精英、地调局的行政人员。他们在五湖四海的工程中奉献力量,他们有着同一种精神和同一份专业情怀,用地质勘察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专业智慧,为美丽中国建设增砖添瓦。

天地之间 图绘大美和谐中国

 “我的梦想是有一天我们不再局限于汤山的测绘,我们走出汤山,走出南京,走向中国的每一片土地,真正做到丈量美丽中国,探索地球奥秘。”这是侯老师一直以来的憧憬,也是所有地质人奋斗的目标。侯老师和他的学生秉持着地质人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意志,将一代代地质科学家的精神铭记心中,爬高山,越丛林,不怕吃苦,为崇高的事业和梦想奋斗。

地质人是描绘华夏大地的画家,是守护神州自然的卫士;地质人也是中国基建的一部分,是美丽中国的践行者。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中国地形图就是地质人一点点测绘的结果;新闻里地震前的播报,火山口安全信息的确认也都是地质人劳作的结晶。侯老师的学生、河海的地质人始终秉持着实践的精神,将实习中学到的勘探本领用于各大水电站的建设;将测绘技术运用到大美中国的测量;将构造地质学用于生态复绿,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天下有溺犹己溺”,侯玉宾老师还记得来河海时看到的这句校歌歌词。直到退休,他已经用33年的时光书写他地质教育的故事。他将爱国报国的信念贯彻始终,撒播到学生的心中;他将探索奋斗的精神践行始终,烙印在学生的行动中。他始终和河海地质人站在一起,在他的鼓舞和引领下,丈量美丽神州大地,建设生态绿色中国。